是痴呆,还是精神病?
你是否见到过这样的老人:1.经常认为别人偷了他的钱财,或者怀疑别人正在计划偷他的钱财,并将自己的财物藏得到处都是,比如床垫底下,沙发缝里......2.经常怀疑别人讲了他的坏话,或者正在计划加害于他,做出各种奇怪的行为,甚至反击;3.不爱整洁,不修边幅,缺乏羞耻感,当众裸体,捡各种垃圾回家;4.看到不存在的事物,听到不存在的声音,坚信不疑;5.长时间和镜子中的自己聊天,别人阻止往往导致老人严重的攻击行为及破坏性行为......
那么,这些表现是痴呆吗?应该是精神病了吧?要不要送精神病医院呢?
其实,随着我们对痴呆研究的逐步深入,发现患者还有很多的非认知功能症状,包括抑郁、精神症状行为紊乱、昼夜节律紊乱等,称为痴呆的精神行为症状(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dementia, BPSD)。痴呆的精神行为症状在老年痴呆患者中发生率很高,是造成痴呆患者住院,照料者痛苦的主要原因。痴呆的行为和精神症状会有很多的临床表现,在精神科专科医生看来,几乎所有功能性精神障碍能够出现的症状,在痴呆的患者中都有可能出现。可以表现为人格改变、抑郁、幻觉、妄想、躁狂、行为问题、攻击敌意以及身份识别错误等。
BPSD的诊断:病史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对痴呆和痴呆的精神行为症状的诊断极为重要。应详细采集患者的病史,在可能的情况下,除患者本人提供的病史外,尽量获得知情者提供的病史信息。首先,对患者进行初筛和识别,除询问认知障碍的表现外,重点询问患者的睡眠、食欲和体重、心境、快感、乏力、激越和迟滞、注意、自卑和自责、异常行为以及精神状况,以筛查痴呆的精神行为症状。然后,就是应用相关量表,评定痴呆精神与行为症状的量表有上百种之多,常用的有神经精神症状问卷、阿尔茨海默病病理行为评分表、加利福尼亚痴呆行为问卷。
BPSD的治疗:BPSD既是痴呆症状中对患者和家属生活质量影响最突出的症状,又是医学干预最有可能奏效的症状。针对痴呆的精神行为症状的治疗是多种综合措施,包括行为治疗、环境治疗、音乐治疗、药物治疗和电休克治疗。其中,药物治疗必须遵循几条原则:1.治疗一定要针对“靶症状”,切记无的放矢或盲目用药。2.以最小有效量开始进行治疗。3.根据病情变化动态调整药物剂量。4.起始剂量宜小,剂量调整的幅度宜小,剂量调整的时间宜长。5.始终警惕药物的不良反应以及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药物包括:1.认知功能的药物:胆碱酯酶抑制剂(如多奈哌齐)、NMDA受体拮抗剂(美金刚);2.治疗精神行为症状的药物:精神症状首选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例如利培酮、奥氮平、喹硫平等。改善抑郁症状首选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类抗抑郁药,例如西酞普兰、舍曲林等;存在焦虑症状者若应用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类药物效果不佳,可选用苯二氮卓类药物。痴呆患者精神药物应注意使用原则:1.评估用药的必要性,权衡用药的利弊,谨慎调整剂量。2.坚持个体化用药原则,首选口服药物,并参考药物不良反应,选择合适药物。3.低起始剂量,缓慢增量,直至症状改善。
COPYRIGHT (c) 2019 杭州君同护理院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30349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