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疾病的分类及常见症状

发布时间:2023-12-21 浏览量:0

  精神疾病,又称精神障碍,是一大类疾病的总称。精神疾病分为器质性精神障碍和非器质性精神障碍两大类。

  主要是由于各种生物、心理和社会环境因素引起的脑功能紊乱,导致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可以分为10种精神障碍。

  一、器质性精神障碍

  器质性精神障碍是指由脑部或躯体疾病引起的精神障碍。由脑部疾病引起的精神障碍称为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包括脑退行性疾病、脑血管病、颅内感染、脑外伤、脑肿瘤、癫痫等引起的精神障碍。

  躯体疾病引起的精神障碍是由脑以外的躯体疾病引起的,如躯体感染、内脏器官疾病、内分泌失调等。脑器质性精神障碍与躯体疾病引起的精神障碍往往不能完全区分开来。

  二、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或非成瘾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精神活性物质多指毒品,包括摇头丸、大麻、海洛因、冰毒等,也包括酒精。药物引起的精神障碍往往涉及法律问题,在临床实践中并不常见;酒精性物质引起的精神障碍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可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

  三、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障碍

  包括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紧张性精神分裂症、青春型精神分裂症、单纯性精神分裂症、未分化型精神分裂症、残留型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通常需要与器质性疾病引起的精神障碍、药物或精神活性物质所引起的精神障碍、心境障碍、偏执型精神障碍、强迫性神经症等疾病相鉴别。

  四、心境障碍

  心境障碍也称情感性精神障碍,是指患者长期悲伤或间歇性情绪高涨。常见的心境障碍包括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抑郁发作和持续性心境障碍等。

  五、癔症、应激相关障碍、神经症

  包括癔症性漫游、癔症性遗忘、癔症性精神病、癔症性躯体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急性应激障碍、适应障碍、焦虑症、恐惧症、强迫症等。

  六、与心理因素有关的生理障碍

  包括神经性贪食、神经性厌食、嗜睡症、失眠、睡眠-觉醒节律障碍、性欲减退、阴道痉挛等。

  七、人格障碍、习惯和

  冲动控制障碍、

  包括强迫型人格障碍、偏执型人格障碍、分裂样人格障碍、拔毛癖、病理性赌博、恋物癖、易装癖等。

  人格障碍通常始于童年、青春期或成年早期,并持续到成年期和终生。一些人格障碍患者在成年后会有所缓解。

  八、童年和青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和精神发育迟缓

  

  包括轻度、中度和重度精神发育迟滞、感受性语言障碍、表达性语言障碍、特定阅读障碍、自闭症等。

  精神发育不全是一组以社会适应困难和智能低下为特征的精神障碍。发病通常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成熟之前(18岁)。

  九、儿童和青少年注意缺乏与多动障碍、情感障碍、品性障碍

  包括多动障碍、反社会品行障碍、儿童广泛性焦虑症、小儿分离性焦虑症、选择性缄默症、非器质性遗尿和口吃等。

  多动障碍是一组以注意力难以集中、注意力持续时间短、多动或冲动为特征的综合征。 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是儿童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一般报道患病率为3%-5%,男女之比为4:1.

  十、其他精神障碍

  包括未分类的精神病性障碍、未分类的的非精神病性精神障碍、自伤、自杀未遂、病理性激情等。

  十一、表格总结常见症状与

  精神障碍的分类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c) 2019 杭州君同护理院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3034911号

床位预约 电话咨询